寻城阅史 清末天津城厢保甲图里的城墙
编辑:admin 日期:2023-05-18 13:32:52 / 人气:
这里本文讨论的倒不是这一新闻事件,而是一张有关天津城池的古地图《天津城厢保甲全图》,这是一份比较珍稀的舆图。根据地图左上方的题注得知,其绘制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岁次己亥仲春,还写有
“总理天津保甲事宜延津李荫梧敬题,山阴冯启鷬谨绘”。
这张地图尺寸55×111厘米,没有标注比例尺,地图坐标为向北朝向左上角。
地图采用了鸟瞰图的形式,以毛笔墨水和水彩画相结合的形式,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十分形象。图中显示了天津的海河和大运河沿岸的城墙、城门、街道、建筑物、寺庙、工厂、租界地、商店、桥梁和铁路等信息。
但是,两年之后的天津城池就来了一次大变革,地图上所绘制的城墙在八国联军的干预下消失了。
天津城厢保甲全图
南门外
西门外
北门外运河区域
东北角铁路和濠墙
东门至租界地区域
府城
天津城墙历史
与北京城相比,天津城墙的历史不算太久。根据记载,天津城始设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永乐三年(1405年)置天津卫及天津左卫,永乐四年(1406年)置天津右卫,史称“天津三卫”。
这时的天津卫城为土城,为矩形,东西长约1570米,南北宽约900米,面积约1.5平方千米,四面开门,皆有城楼,城之四角有角楼。
天津城池这个地方处于“九河下梢”之区,雨季时节容易受洪涝影响,在清乾隆二十三年八月《高宗纯皇帝实录》第569卷中就描述说“地处虚湿”“易于蛰损”。
根据《明清时期天津的城市防洪堤防》一文的统计,自1590年至1870年间,天津共发生水灾33次,旱灾15次。
至弘治四年(1491年)时,天津副使刘福开始用砖包砌城墙,“甃以砖石”,又在城中心位置修建鼓楼。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洪水淹没城砖二十四层,约合水深3.6米”。根据记载,在修缮城池的同时,还在城西南两面,修建了一条护城堤,后人称为“陆公堤”。不过这一工程在清初期已废。
陆公堤示意图
至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三卫合一,称天津卫;雍正三年(1725年)清廷先改卫为州,属河间府,后又升为天津府,这时的天津城是“府、县同城”。
雍正三年(1725年),因洪水泛滥,天津城墙与壕沟毁损严重,在当地盐商捐助下开始重筑新城,历时十年,重建竣工后,雍正皇帝重新命名天津各城门额题,北为“带河“,西为“卫安”;南为“归极”;东为“镇海”。这时的天津城周围一千六百二十六丈,垣高一丈九尺八寸,垛高四尺二寸,共高二丈四尺。
据统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清廷历次重修达12次之多。
至清代后期,天津城池不断发展,城内人口数量和密度有了很大提升,但人口主要聚集在东门外和北门外这些靠近运河的商业繁华街区,西门外次之,南门外因地势问题相对人口较少。
第二鸦片战争期间,僧格林沁在天津府城外围修筑了一条濠墙,打算以固守濠墙来扼守水路,抵抗英法联军。但这根本不起作用,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就攻陷了天津。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天津开始设置三口通商衙门,此后,英法美日意俄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开始设置租界。
1874年天津海河边,河岸西侧的楼方
近代天津租界分布示意
同治年间,为防止捻军北进,直隶总督崇厚又重新加固濠墙,“浚而深之”。至光绪年间重修时,濠墙共设置了十四道营门,跨濠设桥,与外相连。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城,随后列强们开始讨论天津的城市管理问题,在决定对天津划分区域进行管理的同时,还成立了一个名为“都统衙门”的管理机构。
是年11月,“基于军事目的和卫生的原因”,列强们决定拆除城墙,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天津城垣从此不复存在,天津也由此成为了当时第一个拆除城墙的城市。
后来,据说部分城砖被出售挪作他用,部分被运往了威海卫。
城墙被拆除后,填平了护城河,传统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开始瓦解,城墙旧址被辟为东、西、南、北四条马路。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全屋整装前景不错 选择墙爵士优势大09-18
- 15000朵鲜花搭花墙 “9·8”投洽会亮点多09-07
- 新京报评名校对安置生设“隔离墙”:羞辱教育公平08-26
- 新墙镇“空心房”整治成亮点08-21
- 拆了一堵墙富了一个村 临安“围墙革命”村落大变样08-14
- 英国一小伙15分钟徒手爬上世界最高攀岩墙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