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又有重大发现
编辑:admin 日期:2022-12-30 16:40:56 / 人气:
商丘宋国故城考古正在揭示商丘“城摞城”奇观。近日,宋国故城考古又有重大发现。12月27日,走进位于睢阳区古宋街道老南关村附近的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对地下10米处发掘出的大片桑树枝进行2米乘2米的套箱提取。千年桑树枝及东周水井在宋国故城考古发掘中揭开神秘面纱。
宋国故城是中国历史上两周时期的宋国都城遗址,面积约10.5平方公里,是最后一个被考古发掘找到的两周时期的大诸侯国都城。2021年5月20日,宋国故城考古发掘启动。
今年6月底开始,考古人员在城墙夯土墙发现近200平方米的桑树枝及少量柏树枝,且树枝保存较为完好,纹理结构清晰。经过鉴定,大面积的树枝约为宋代遗存,主要用于城墙地基的保护。
“这段城墙夯土下面压着树枝,树枝再往下,我们挖出的都是黑质泥土。说明当时在建这一段城墙的时候,我们脚下是一块坑塘,土质很软。如果没有树枝铺垫,城墙夯土的一边会下沉,会不断地产生裂缝。”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在考古现场介绍说。
岳洪彬介绍说,近200平方米的树枝之所以在地下保存较好,与当地的地质结构是分不开的。树枝一直被封存在地下10米深处,现在这里从地表以下2米左右就有地下水,整个这些桑树枝被封埋在水里面,再加上黄河泛滥时候淤土里面的渍泥土、红胶泥土起到很好封护作用。
此次在宋国故城发现大面积保存完好的树枝也给了考古人员有重大的启示作用,为下一步的发掘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岳洪彬认为:“目前的这种保存环境下,城内的木质文物标本也很有可能会保存比较好。假如我们将来在城内发掘到民居和级别较高的贵族家庭建筑,有可能在洪水到来人们走的时候,这些家具可能都会保留下来。所以,我们要做好预案,计划在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建立一个木质文物保护的精细考古实验室。”
考古发掘的东周时期水井
在考古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在桑树枝下方发现了一处水井。经过对水井包含物及周边文物的年代鉴定,分析为东周时期的遗存,由此也可以证明这座城至少在东周时期就已经使用。据了解,下一步考古人员将开启宋国故城东南门的考古发掘工作。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泰兴市全面推动墙改节能工作提档升级09-16
- 新型涂料上墙 专治“牛皮癣”09-13
- 车管所全省首创防“牛”墙 使“黄牛”无机可乘-浙江新闻-浙江在线09-12
- 共筑孩子视力健康“防护墙”09-11
- 效仿美国?以色列也建“边境墙”09-10
- 国足热身堪比世预赛!一墙之隔仍专车护送,首发阵容浮出水面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