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老城墙史话

编辑:admin 日期:2021-11-06 14:38:22 / 人气:

童达清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247期


早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就建有城池。汉高祖刘邦六年(前201)十月,令天下县邑筑城,但当时丹阳郡属于封国,例不准筑城。吴孙权赤乌二年(239),又下令辖下各郡修建城池,一般认为,宣城(宛陵)之城始建于此时。其后历代均有修缮,直到1939年抗日战争时被完全撤除,宣城古城存在了整整1700年,其间风雨如晦,宣城古城与宣城的历史紧紧结合在一起,一部宣城古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浓缩版的宣城历史。

一、草创时期

孙吴时期的修城状况迄今并无史料佐证,史有明载的宣城修城史,始于东晋时期的桓彝。

太宁三年(325),丹阳尹温峤推荐桓彝任宣城内史,有鉴于当时的形势,桓彝上任后就开始宣城,但限于财力,加上时间紧迫,桓彝所筑之城较小,史称“子城”。苏峻叛乱,遣其部将韩晃进攻宣城,桓彝并未依托宣城城池与之决战,而是转战于芜湖、石硊、广德、泾县,可能此城并未竣工,至少不甚坚固,《晋书》卷七十四《桓彝传》记载此事说“彝以郡无坚城,遂退据广德”,可见乃是实情。


桓彝之后,修城情况不详。南朝梁天监九年(510),何远由武康令擢宣城郡太守,“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梁书》卷五十三《何远传》)其修浚城池自在情理之中。

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平陈,改南豫州为宣州,王选任宣州刺史,开始大规模筑城。王选所筑之城广袤至三十里,“东自滩子门抵下寨,西止城子门。南起南堤。截出上南门。北橐駞山山洪为界。”宛溪河从城中贯穿而过,河上架设浮桥两座(即后来的凤凰桥、济川桥),各设水门以泻河水。这是宣城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拓城工程,史称“罗城”,有唐一代基本延续这个城市格局,因此也称“旧城”。

二、定型时期

唐末及五代时期,宣城战争连年,黄巢、秦彦、孙儒、杨行密、台濛、李简等相继攻占宣城,城池被破坏殆尽。再加上王选原筑之城过大,宣城人口不敷,战争时期不能周密防守。南唐保大十三年(955)虽经宣州巡检使柴克宏加以修缮,然仍残破简陋。

因此,建隆三年(962)二月,宁国军节度使朱匡业开始筹建新的宣州郡城。七月,朱匡业改镇江州,继任者林仁肇继续筑城,次年三月新城竣工。史载林仁肇“善用兵,通卜筮阴阳书,今城制盖出其所画,襟山带溪,得势之便,肖龟为形,南首北尾”,新城全长一十里一百九十三步,其间筑有八座城门,“东曰安定,西曰太平,南曰定寇,北曰宁化,中曰敌胜万人,又东北曰胜敌,西南曰定寇(此处府志当有误刻),东南曰齐云,西北曰集英。”从此,这种龟形城池格局定型下来,其后自宋迄清,虽屡有修城之举,但城池格局基本未变。林仁肇所修之城,史称“新城”,民间俗呼为“乌龟城”。


林仁肇影视图像

南宋建炎元年(1127)七月,吕好问以资政殿学士知宣州,面对金人入侵的严峻形势,吕好问上奏朝廷“乞支降见钱十数万贯”以修缮宣州城池,十一月工程动工,“既因旧址分命其僚鸠工饬材,以振颓靡。曾不淹岁,告成于朝,雉堞楼橹,耸然环峙。长河深堑,萦带乎四维,民始有赖以安焉。”(周紫芝《新城赋并叙》)建炎三年(1129)李光知宣州,续有整修。不久此城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炎四年(1130)四月,叛将戚方兵围宣城月余,却始终攻而不克,“当是时,江淮之间靡焉骚动,惟宣以城坚好,故不被兵。”(张孝祥《宣州修城记》)吕好问、李光修城之功不小。

其后南宋相继修城者尚有:绍兴元年(1131)宣州知州李彦卿,十年(1140)知州程瑀,三十一年(1161)知州任古,庆元五年(1199)宁国知府沈继祖、宋之瑞,开禧二年(1206)知府李澄,嘉熙三年(1239)知府杜范,四年(1240)知府颜颐仲。可惜,至元十二年(1275)元兵南下,宁国府知府赵与可弃城逃,知府颜绍卿又以城降,宣州坚城未能发挥其抵御外敌的作用。

元末至正十年(1350),道童由工部尚书出任江东道廉访使,其时红巾军已经起义,战火再燃,道童认为宁国路城城门多达八处,不利于战时防守,因此裁定为五处,并将原有城门名改为:东曰阳德门、泰和门,南曰薰化门,西曰宝成门,北曰仰极门。自此,宣城五门之名基本未再变更(万历初改仰极门为拱极门)。

至正十六年(1356),徐达、常遇春率明军进攻宁国路,朱亮祖等踞城坚守,“城小而坚,攻之久不下”,常遇春甚至被箭所伤。朱元璋大怒,亲自率兵至宣城,“命造作飞车,前编竹为重蔽,数道并进攻之。”(雷礼《皇明大政纪》卷一,《资治通鉴后编》卷一七七)朱亮祖孤军奋战,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这才开门请降。只此一役,可见宁国路城之坚固。

据府、县志记载,明代洪武间知府鞠腾霄、永乐中知府宋献、正统中知府叶锡、正德间知府胡东皋,清代顺治七年(1650)知府管起凤、知县王同春,九年(1652)知府秦宗尧,康熙七年(1668)知府孔贞来,十九年(1680)知府王国柱、知县邓性,乾隆十年(1745)知县游得宜,都曾相继有所修葺。道光十七年(1837),南陵民人刘椿旸慨捐巨款修治府城,知府李恩继委以督修。明清时期,城高二丈五尺,厚三丈,周延九里一十三步。


清咸丰六年(1856)三月,六年(1857)六月至十二月,十年(1860)五月至八月,同治元年(1862)五月至六月,清军与太平军围绕宁国府城反复进行拉锯战,宣城一再经受了战火的考验。战后城池重建,因府志未修,县志缺记,具体情况不详。

三、抗战撤除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7日,日军进占宣城。其后国民党军队与宣城地方武装你进我退,也曾在宣城城内外进行拉锯战。1939年1月,国军占据宣城后,为防止日军久踞宣城,自1月7日起,县长胡锺吾组织军民二万五千多人将部分城墙拆除,同年十月,胡锺吾再次组织军民拆除城墙,至年底,宣城城墙被完全撤除。

至此,绵延一千七百年的宣城老城墙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老城区内,我们偶而还会发现几块城墙砖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战火纷飞的岁月。

现在致电 0731-65546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