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那么远——江苏政法系统战“疫”故事城墙分享会
编辑:admin 日期:2020-06-30 08:38:58 / 人气:72
大家一定不陌生
照片上身着警服的丈夫
是江苏徐州交警王生坤
玻璃那一头是他的妻子
隔离病房护士王淑文
在2020年的情人节这天
这张照片在《人民日报》上刊出
并全网刷屏
一位网友留下了六个字的评论:
这么近,那么远
何止是他们
这么近,那么远
也成为了无数江苏政法干警的战“疫”缩影
公安
蒋杰
我是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兰陵派出所刑侦副所长蒋杰。武汉封城的第一天,我们三院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从医院逃离,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我一度距离他不足2米;一周后的凌晨,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情绪崩溃持刀欲跳楼,我拉着他的手把他劝了下来,我和他的距离为0。就是这么近,其实我也会害怕,但身后的群众安全了,警察的荣誉感也就没有那么远。
检察
龚磊
我是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龚磊,同时我也是蓝天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我曾经在5天之内两度驰援武汉,一个人开着负压救护车在积雪中开道前行,行程累计超过3000公里,当时觉得那么远。可当我看到沿途一辆辆物资运送车从四面八方驶向同一个目的地,当我偶遇六安交警列队敬礼,那个瞬间,我发现原来14亿同胞可以靠得这么近!
法院
洪文林
我是昆山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洪文林。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口罩成为稀缺品,而我知道哪儿有口罩!年前我院已经审理查封还未执行的一起案件里有30万只3M口罩,年初三得知口罩就在北京的仓库里,第三方物流公司要求先垫付10万元仓储费,跟申请人谈!垫!年初四得知受疫情影响已经没有物流公司愿意跨省托运,急忙向政府求助,晚上6点,协调的货车终于开到仓库,可管理员下班了,只能再等一夜。年初五,仓库里已经没有多少装卸工人了,100立方米的口罩装了整整7个小时。年初六晚上8点,满载30万只3M口罩的货车终于抵达昆山,我们连夜办理交接手续,第一时间投放到防控一线。这30万只口罩一度让我觉得那么远,可战疫中的全力以赴,让抵达的路变得这么近。
司法
高变
我是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高变。作为江苏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我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了56天。在江苏我平常工作的监区什么病情都有,各类传染病,还有艾滋病,日常工作风险就很大。所以,当丈夫听说我报名的时候,非常不解地问我:难道你现在工作风险比去武汉要小吗?我说:这还有为什么,是个医生哪个不应该报名?那个瞬间我觉得他怎么离我那么远?临出发前剪头发,实在接受不了光头,最后只是剪短了些。可是老公知道了,特地打来电话说,剪光头!安全,实在不行回来给你买假发,不会嫌弃的。那一刻,我觉得他离我,这么近。
网格员
郑爱红
我是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巩固社区第7网格的专职网格员郑爱红。在这场全民战“疫”里,我的战场就是这小小网格,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寒风冷雨,奔跑在大街小巷,敲开一扇扇门、安抚一颗颗心。一位武汉抵宁的母亲因为8岁儿子水土不服又不能出去采购而焦虑不安,我上网找菜谱学着做武汉菜给他们送去,母亲感激地留下眼泪,萍水相逢的人因为这场战“疫”,靠得这么近。可是,也是在这场战“疫”中我病重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他去了很远的地方,那么远。自古忠孝两难全,不是我不知道怎么选,而是我知道,先有国,才有家。
政法委员
孙连娟
我是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街道政法委员孙连娟。2月2日,我们社区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我当时都懵了,一方面是病例已经98岁了,担心治疗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也担心楼栋关闭隔离后,居民会恐慌。那14天我们是怎么过来的,一言难尽。我们前后排查居民4395户,每天为77户、192名居家观察人员送生活物资,收集、消杀、清运生活垃圾,在微信群中共享疫情防控知识,沟通生活状况,强化心理疏导,这期间没有再新增病例、也没有一起投诉。一个街道的可控可能只是黎明曙光中的一点微光,那么远;可每一个街道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守住了每一个堡垒,离胜利的日子,这么近!
这么近,那么远
在这些远中有近
近里含远的故事里
我们仿佛触摸到了
江苏政法队伍的战“疫”脊梁
是那些如蒋杰一样的公安民警
在因疫情而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中
冲上前
以警之名成为人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是那些如高变一样的医护人员
在另一个特殊的战场承受着无言的压力
坚守着
以医之名践行生命皆平等的誓言
是那些如洪文林一样的人民法官
在看不见的疫情防控后方战场
奔波着
以法之名提供最坚强的法律保障
是那些如龚磊一样的政法志愿者
在每一个抗疫需要的战场
奉献着
以义之名不计得失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是那些如孙连娟和郑爱红一样的
基层工作者
在网格这个抗疫的最小作战单元里
忙碌着
以人为本筑牢江苏战“疫”的最强堡垒
一如
身后的城墙
因为有你
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