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黄河湾:曾经的黄河“豆腐腰”如今的绿色防护墙

编辑:admin 日期:2019-11-12 12:36:54 / 人气: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就是描述黄河波涛滚滚奔向东海绝景的不朽名篇。11月10月,“走进黄河”集中采访团来到兰考县城西北25华里处的东坝头乡的黄河大堤上,展望黄河最后一道弯,感受黄河曾经给兰考带来的苦难与现在的景象。
兰考地处孟津以下黄河巨大冲击三角洲的中部,北宋以前,黄河从今天郑州的西北过,不经过兰考,所以没什么水患。直到南宋建炎二年,即公元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河南滑县西南人为的扒开黄河大堤,黄河改道,流经商丘、安徽,江苏注入黄海;公元1171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再次决口改道后,黄河成东西向流经兰考境内,经仪封,民权,商丘等地依然汇入黄海。
黄河作为一条典型泥河,每年携带的泥沙就有16亿吨,其中4亿吨沉积在下游的河床,黄河到达兰考境内,其实就是一段典型的“地上悬河”了,所以,过去有一点风吹草动,黄河就有可能决口。据《兰考县志》记载,从1171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800年间,黄河在兰考段决口泛滥就达143次之多。其中,对兰考危害最大,灾难最重的一次就是咸丰五年(即1855年)的铜瓦厢决口。
1855年6月19日,黄河在铜瓦厢北大堤冲开了一道200多米的大口子,一瞬间,整个铜瓦厢坍塌河内,仅存的只有大家身后东坝头村这一历史的遗迹。铜瓦厢决口,黄河再次改道,在兰考,由原来的东西走向注入黄海,变为南北走向,在山东折向东北注入渤海,九曲黄河的最后这道弯就是这样形成的。
其实,黄河在兰考境内长只有25公里,却是历史上决口最多的地段。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变迁,所以兰考遗留下遍地行河的遗迹。据《黄河志》记载,现在兰考境内有迹可循的黄河古道就有11条,断堤50多条,这些古道、断堤横贯兰考全境,致使兰考高地是沙,洼地是水。故堤又和沙丘、村庄结合形成了上百个风口,加上兰考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含碱量大,这样,“风沙、内涝、盐碱”就成了兰考数百年来的“三害”。
正是在兰考深受“三害”严重威胁的背景下,焦裕禄来到了这里。面对兰考重重的困难,重重的灾难,他说:“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他托着重病,带领兰考36万人民在黄河岸边打响了一场“治理三害”的人民战争。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兰考昔日荒凉的景象不见了。兰考人民利用先进的技术,不仅将黄河化害为利,而且引黄灌溉,黄河真正成了造福于兰考的一条金河。黄河大米、黄河鲤鱼成了兰考的特色产品,如今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今日兰考的风貌:我们看,身后的这条黄河大堤,像一条绿色长城,它是兰考人民的生命安全线、抗洪保障线、旅游生态线;站在黄河岸边,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仙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放和壮观;又可以感受到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雄浑和辽远;黄河的对岸还有兰考著名的黄河湿地生态园,那里有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尤其是大雁和白鹭常年栖息在那里。黄河岸边这块往日的不毛之地已经成了兰考名不副实的后花园。

现在致电 0731-65546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