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城墙甲天下:曾挡住翼王石达开两次率军猛攻

编辑:admin 日期:2020-04-16 13:33:44 / 人气:

武冈古城墙始建于宋代,初为夯土结构。城墙分城垣、城堞上下两部分,内外壁均由青石砌成,中夯填沙石,表面铺垫石板或城砖。城门分两层,外层为铁闸门,内为导轴铁门,城门上建有城楼。武冈古城墙长5874米,宽3米,高6.6米,有小皇城、内城、外城之分。武冈城墙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史上享有“武冈城墙甲天下”之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冈城墙大部分被拆毁,留下残垣约1000米左右。1993年,武冈县(现武冈市)人民政府筹资100余万元予以部分修复,在济川门上重建宣风楼,明代王城遗韵,可见一斑。
修复的武冈城墙——济川门城楼宣风楼东。
特色之一:地理位置独特,宋徽宗时成为军事重镇。
武冈位于雪峰山南麓,衡邵丘陵西端,据黔巫咽喉,扼桂粤要冲,为湘西南中心位置。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关隘累累,山寨众多,适于屯兵作战。境西北部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杂居,民性彪悍,起义频发,叛乱迭起。境内相对平坦,多良田,物产丰富,为平息起义,囤积粮草、安抚叛军之最佳场所,武冈无疑成为筑城首选之地。
特色之二:历时470余年五修城墙。
修复的武冈城墙——济川门城楼宣风楼南。
第一次:北宋军署修大王城土城墙
公元1110年九月,北宋武冈县升为军,武冈设置了军学和武学,军事地位越来越高。以后无论军、路、州、府的治所一直定在今天的武冈市政府一带,此地段东西南三面均为高坎,北面山坡起伏,进攻退守皆可,又有南面渠水,资水双重天然河道阻隔,为北宋武冈军“屯兵峙粮、控制蛮獠”的好地方。于是在“军署”治所四周夯土板筑城墙,元末毁于兵燹。
第二次:明朝江阴侯吴良修大王城石城墙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朝廷派江阴侯吴良主持重修建武冈城,他就地取材,利用方圆几里的石山改土城为石城,以数百上千斤乃至成吨的方形青石砌筑墙体,“内外皆石,上亦石镘之”,长774丈约2577米,高2丈约6.6米,相当于现在2层楼高,顶阔8尺约2.7米,为当时世所罕见的纯石质结构城墙。内城也就由此定型,其气势已然不凡。
修复的武冈城墙——南墙。
第三次:明朝岷康王朱誉荣修小王城城墙
公元1424年,明朝朱元璋第十八子朱楩迁入武冈后,开始了中央朝廷、藩王、地方官府协力筑城时期。公元1500年,岷康王朱誉荣在大王城东北筑外城(俗称小王城),增设小东门、小南门、北门。
第四次:州判徐机初修外城城墙
明朝嘉靖四十五(公元1566年)广西判民劫掠新宁,州判徐机、守备槐寅提议增筑外城。由宝庆同知段有学、武冈知州蒋时谟督修。增修城长736丈7尺(约2453米),高1丈4尺(约4.66米),鼓楼3处,新增南熏和门、东迎恩门、西庆成门三城门。并疏通加宽渠水河道,设东西2道水门。
修复的武冈城墙——东。
第五次:岷王朱企锋重修外城城墙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武冈第六代岷王朱企锋嫌徐机修的城墙低矮,遂撤旧新筑,周长不变,加宽增厚一倍。到此,武冈城墙基本定型。以后曾多次坍塌、维修,不在主修之列。
修复的武冈城墙——南。
特色之三:就地取材,武冈城墙基本为石砌城墙。
武冈城墙为中国古县城石城墙之最。武冈城区和周边山峦众多,多为花岗岩。现在的同宝山、法相岩依然裸露的岩石遍地皆是。正是丰富的石材资源为施工带来便利,才放弃古代青砖筑城的惯例。
特色之四:城墙结构布局科学,牢固耐用,易守难攻,在武冈军事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县城城墙中,绝无仅有。
原始的武冈城墙——西。
不记史上攻打武冈城的起义军,仅明朝末年,南明政权与清军就在这里进行了六次拉锯战,最终清军获胜,却付出了阵亡一位王爷的代价。太平天国起义时,翼王石达开曾两次率军攻打武冈城,每次奋战七昼夜,终未撼动。集结百万大军的太平天国起义军踏平了大半个江南,占领了有石头城之称的南京,却打不下一个小小的武冈城,可想武冈城墙的防御功能之强非同小可!

现在致电 0731-65546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