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为学校、课程拆“墙”破“界”

编辑:admin 日期:2019-02-27 12:22:42 / 人气:77

学校没有“围墙”,课程没有“边界”,儿童就是“儿童”——这就是我校推行的开放教育的宣言。
国家课程校本化
学校层面的课程创新,不仅需要激情与信念,更需要围绕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行理性思考。我们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主要针对以下四个问题:从课程的角度,过去的教学窄化了,教学与实践、生活、社会隔膜着;从教学的角度,教学功利化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被扭曲和异化成“一切为了考试”,教学变成了考试的附庸;从课堂的角度,要么是“声光色电”浅层次的演绎,要么是“习题堆积”的乏味训练,教师传授的是枯燥的记忆之术;从学生的角度,儿童的理解被成人的理解所取代,想象力、好奇心被泯灭,学生的真性情没有了。而我们的“开放式课程”创新,其核心思想是为了孩子心灵解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合唱”。
课程创新,首先要自觉尝试把国家课程这个静态课程改造成动态的国家课程。我们首先研究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将其定位为:语文是表达,数学是思维,英语是运用,艺术是审美,体育是意志,信息是创新,科学是实践,品德是育人。既然是核心,我们将每一个学科重点强调一个核心词,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变革。它表现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是强调学科教学内部的开放,比如语文学科——打通了语文教学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内部通道,即以“听”促说读写、以“说”促听说读、以“读”促听说写、以“写”促听说读;第二是强调学科之间开放,如美术与语文、数学的融通;第三是强调教学向生活、向社会、向自然开放。开放式课堂模式,包括活动式、游戏式、体验式、问题式、综合式等等,追求无模之模、方为至模。
开放式教学需要哪些维度开放呢?课程的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思维开放,表达开放,评价开放,手段开放,教学空间开放,情感开放,人格开放等等。
活动课程特色化
我们每周安排一节学科活动课,我亲自设计了一至六年级84个“开放式语文活动课程”。比如一年级的活动课内容“我上学了”,既是语文活动课,也是开学对学生的一次教育课;“比尾巴”是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通过活动课形式使课堂内容更丰富、学生更自主;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李时珍、黄继光等人物,如果期末复习这些单篇课文,学生会感觉单调乏味,我们设计为:假设黄继光碰到李时珍会发生什么故事,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以使他们自觉扩大阅读量。还有“学做广告”“语言美容院”“设计人民币”等等,都深受师生喜爱,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数学活动课则从一年级开始,每两周上一节课,同时我们也设计了英语活动课程。
打通学科之间界限,使得学科开放并融合成为教学中的新常态。比如之前上美术课,教师出示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法国一些教堂的图片,让学生看完后讲出建筑线条等。这样的课就很局限。开放,就应该在学生观察后先谈感受,用语文的方式把建筑的与众不同之处表达出来:悉尼歌剧院是流动的、现代的,而教堂是凝重的、庄严的,再让孩子读出建筑背后的文化。由此美术跟语文或其他学科便达到了开放与融合。
活动课程不能仅限于课堂这个狭小的“盒子”里,而应该将学习空间从课内移向课外。我们学校有一个百草园,长有水草类、爬藤类等153种中草药,这些草药都是学生暑假期间自己栽种甚至亲自到山上挖来移植的。这些校外活动课不仅要求学生有培植的过程,还要求写出观察日记甚至研究报告。
“配方”课程个性化
我们的课程还有“配方”——为学生个性化健康成长配方,更为学生的人生配方。这种匹配是与我校的育人目标匹配,与学生的兴趣需求匹配,也与教师的特长爱好相匹配。比如语文老师会拉二胡可以开设二胡课程,数学老师会泡茶可以开设茶艺课程,英语老师除教英语课也开设瑜伽课程。
目前我们共开发了94项开放式配方课程,包括语言发展课程——孔子小学堂、金话筒、知识大会、名著旅游等;数学逻辑课程——神奇的数字、玩转24点、趣味数学思维导图、魔方世界等;空间创意课程——电子报刊、3D打印魔术观察、剪花、女红、编织等;运动健康课程——健美操、田径、武术、太极、瑜珈、跆拳道等;艺术审美课程——管乐、古筝、二胡、琵琶、手风琴、合唱、男子舞蹈、女子舞蹈等;生活情趣课程——茶韵、烹饪以及一些口语交际课程等;自然探究课程——种菜、小小化学家、科学创意、手绘课程等;内省存在课程——周易课程、心理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需要教师提出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案,提交学校课程委员会审查批准。配方课程每周五下午全员走课,每周一至四下午四点半后按照年级实施课程计划。
这部分课程,也让我们的评价方式从一张试卷走向了多元考核:我校的毕业生不仅有一张坪洲小学毕业证,还另有一张配方课程结业证。我校有很多开放式考试,比如语文有读书量测查,对作文也有量的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写100字,依次到六年级写600字,这个标准已达到课标初中毕业的水平要求。
我们的“配方”课程,着眼于学生未来生存需要,在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尝试通过以职业体验和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学习,从小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我们已经把学校打开,经常有一些流动美术馆、流动科技馆、流动的安全和国防教育进校园,让孩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人生。

现在致电 0731-65546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